合作客户/
拜耳公司 |
同济大学 |
联合大学 |
美国保洁 |
美国强生 |
瑞士罗氏 |
相关新闻Info
-
> 微量天平的使用方法、样品称量,分析天平按精度分为几级
> 表面张力为35.5 mN m−1可提高水凝胶涂层仿生水下非粘着超疏油性能
> 液滴爆炸现象:酒精蒸发引起的马兰戈尼流动现象影响参数(二)
> 添加不同量阿维菌素Silwet 408对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表面张力的影响——摘要、材料与方法
> 表面活性素制备、分离纯化、溶液表面张力测定及胶束化行为研究(三)
> 新设计的拼接式固相萃取柱完美解决萃取柱出现空气栓塞问题
> 海洋环境表面活性物质来源及对海洋飞沫气溶胶数浓度、粒径分布、理化性质的影响(三)
> 表面张力仪的测试范围以及测值精度的意义
> 聚氧乙烯链长度调控非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、接触角(三)
> 牡蛎低分子肽LOPs双重乳液制备、界面性质检测及消化吸收特性研究(三)
推荐新闻Info
-
> 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通用可能性及选择要点
> 表面张力仪和界面张力仪是通用的吗?
> 从润湿到粘附:临界表面张力(γc)如何重塑表界面科学
> 添加表面活性剂抑制瓦斯解吸效果及机理分析
> 常见表面活性剂分类、性质、水溶液润湿性、与表面张力间的关系
> 基于LB膜技术的仿生胶原膜模块化组装方法
>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,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(二)
> 明确岩心孔喉大小及分布,构建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全过程动态预测模型(一)
> 序列结构决定性能:深度解析阳离子聚丙烯酸酯浮选剂的构效关系及表征关键
> 酯化度与分子质量对果胶乳化性能、聚集体结构、界面性质的影响规律(三)
温度、截断半径、模拟分子数对水汽液界面特性的影响规律(二)
来源:河南化工 浏览 1141 次 发布时间:2024-11-28
2模拟结果与讨论
2.1温度对密度分布的影响
在模拟分子数N=256和截断半径rc=0.9498 nm的条件下,当温度T=400、450、500、550和610 K时,模拟得到的密度分布如图3所示。统计得到的汽相主体密度ρV、液相主体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如表2所示。由图3及表2可见,汽相主体密度和汽液界面厚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,而液相主体密度随温度的提高而减小。
液相主体密度与汽相主体密度之差(ρL-ρV)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4所示。可见,液、汽相主体密度之差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;从理论上讲,在临界点处,其差值应该趋近于零,这与图3所示的规律一致。液、汽相主体密度之差与温度的关系可以拟合成式(14)的形式。
式中水临界温度Tc=647.3 K,利用表2数据对式(14)进行拟合,得到参数ρ0=1545.8 kg/m3,指数因子x=0.5516。
2.2温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
在模拟分子数N=256和截断半径rc=0.9498 nm的条件下,当温度T=400、450、500、550和610 K时,水汽液界面张力的模拟结果见表3。
图5为局部界面张力的分布曲线(500 K)。由图5可见,汽相主体的局部界面张力基本为零;从汽相主体向液相主体的过渡过程中,界面张力值逐渐增加,在汽液界面区达到峰值;在液相主体又在零值附近波动。水汽液界面张力模拟值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。
由图6可以看出,随着温度的提高,界面张力降低,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逐渐减小。界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可以拟合得到方程(15)。
将表3的数据对式(15)进行拟合,得到的参数γ0=254.3 mN·m-1,指数因子k=1.305。
2.3温度对势能分布的影响
在模拟分子数N=256和截断半径rc=0.9498 nm的条件下,当温度T=400、450、500、550和610 K时,汽相主体总势能UV、液相主体总势能UL及总势能势阱深度ΔU的模拟结果如表4所示。图7为水分子的势能分布曲线(500 K),图8为液相主体区域的势能随温度的变化趋势。
图8液相主体区域的势能随温度的变化趋势
前已述及,水的势能分为L-J势能和静电势能。由图7可以看出,L-J势能均为正值,在液相区形成势垒,势垒高度ΔULJ为液相主体L-J势能与汽相主体L-J势能之差;静电势能均为负值,在液相区形成势阱,势阱深度ΔUe为汽相主体静电势能与液相主体静电势能之差;由于静电势能起主导作用,总势能也为负值,同样在液相区形成势阱,分子之间主要为吸引作用。从图8可以看出,汽相主体势能作用不明显,势垒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,液相主体势能的势阱深度随体系温度的升高而减小。
2.4模拟分子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
在温度500 K和截断半径rc=0.9498 nm的条件下,当模拟分子数N=108、256、500和864时,模拟得到的密度分布见图9。统计得到的汽相主体密度ρV、液相主体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见表5。
图9水分子数对密度分布的影响
表5不同水分子数下界面性质的模拟结果
由表5和图9可见,随着模拟分子数的增加,液相主体密度有所增加,液相主体区域宽度加大,汽液界面厚度稍有增大,汽相主体密度有所波动。
2.5截断半径对模拟结果的影响
在温度为500 K和模拟分子数为864的条件下,当截断半径rc=0.7915、0.9498、1.2660 nm时,模拟得到的密度分布如图10所示。统计平均得到的汽相主体密度ρV、液相主体密度ρL及汽液界面厚度d如表6所示。从表6和图10可以看出,随着截断半径的增加,液相主体密度增大,汽相主体密度减小,汽液界面厚度变化不大。
3结论
采用SPC模型,对水汽液界面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结果表明,随着温度的升高,汽相主体密度增加,汽液界面厚度增大,液相主体密度降低,界面张力逐渐减小,液相主体区域势能的势阱深度也逐渐降低。随着模拟分子数的增加,液相主体密度增加,汽液界面厚度稍有增大。随着截断半径的增加,液相主体密度增加,汽液界面厚度变化不大。